新闻动态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动态 > 守正人物 > 正文

在宁夏大学守正书院的一方天地间,王玮老师已耕耘数载春秋。晨光熹微时,他最早推开办公室的门;夜色深沉时,他仍在伏案翻阅工作笔记。三千个日夜,他以“捧着一颗心来,不带半根草去”的赤诚之心,在思政教育这片沃土上精耕细作,用行动发扬立德树人的精神,彰显党员教师的风范。

在教育的征程中,王玮始终以“学高为师,身正为范”为准则,将师德师风作为育人底色,践行着“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”的使命。他在2019年荣获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花炮项目全国“二等奖”,并受到时任第十三届全国政协主席、党组书记汪洋同志的亲切接见。在2024年荣获宁夏大学“立德树人岗位标兵”,并在2023年度、2024年度年终考核中获得“优秀”等级。同时,在王玮的指导示范下,所带学生荣获自治区级以上奖励超百项,若干佳绩得到了学校、学生、家长的一致好评。在王玮的引领下,学生们在生活中寻找自己,在实践中认识自己,点燃自己对生命的激情和对祖国深沉的爱意,而王玮也成为了学生口中真正的良师益友。

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辅导员,王玮创新思政教育开展方式,坚持以身作则。他以“抓常规、创特色、重落实、促发展”为目标,积极探索“党员夜间联合值班”“每周一节思政课”等学生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,勇于探求符合新时期大学生特点的学生工作模式。王玮因材施教,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,能利用时事焦点和专业特点,围绕党的创新理论、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等内容多方面、多角度开展主题党、团日活动和主题班会,引导学生热爱祖国,热爱人民,热爱中国共产党。

辅导员工作千头万绪,王玮却将“责任”二字刻进日常,用行动诠释着“爱岗敬业”的深层内涵——不是简单的履职尽责,而是将学生的成长视为自己的“心之所系”。“甘为星火,以德引德;愿作明灯,以心传心。”这种纯粹的教育信仰,让他在平凡的岗位上成为学生心中的“大先生”,更让师德师风如春风化雨,滋养着一代又一代青年的成长之路。

问答环节

问题1:在教学和育人过程中,遇到学生对学习或未来规划感到迷茫、抵触的情况,您如何耐心引导他们走出困境?

回答:遇到这种情况,我会先站在学生的角度理解他们的感受,让他们知道我是真心为他们好。比如有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程不感兴趣,觉得离自己还远。我会分享一些真实的职场故事,从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入手,引导他们思考当下学习和未来发展的联系。在沟通中,我始终保持温和、耐心的态度,不批评指责,用鼓励的话语激发他们探索的欲望,帮他们找到方向。

问题2:在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,您如何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足够的关注和指导?

回答:我会充分利用课余时间,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与学生交流。线上,利用微信、邮件及时回复学生的问题;线下,组织小型的学习交流活动,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进行分组指导。就像“五包一”就业工作辅导,我会重点关注就业困难的学生,为他们提供一对一的简历修改、面试技巧培训等服务,尽力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。

问题3:您同时担任多项职务,工作繁忙,如何在兼顾各项工作的同时保证教学和育人质量不下降?

回答:我会合理安排时间,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,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。在教学前,我会认真备课,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内容;在育人方面,不管多忙,只要学生有需要,我都会抽出时间倾听他们的烦恼。比如在守正书院综合办公室工作时,我也会留意学生的动态,及时给予关心和帮助,把对学生的责任放在首位,不因为工作忙而敷衍了事。

下一篇: 师者匠心|陶雪梅:在守正育人路上步履坚定